
(图为“中国第一根电缆”捐赠仪式现场)

(图为:昆明电缆集团捐赠的“中国第一根电缆”)

(图为上海浦东电线电缆集团与昆明电缆集团双方领导分享会)
在中国第一根导线历史照片捐赠仪式前,上海浦东电线电缆集团与昆明电缆集团领导,围绕管理、技术、生产、经营开展座谈,彼此深入,全面的分享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验。
上海电线电缆博物馆建成于2006年10月,也是中国首家以各类电线电缆实物展品为主、电线电缆上下游产业等相关展品为辅的全球性综合性大型电线电缆专业博物馆。
(图为:当时兴建中的铜线车间、橡皮线车间厂房)
这根裸铜导线,不仅是我国民族电缆工业从无到有的重要标志,更是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坚持抗战的历史见证。从抗战岁月的一寸山河一寸血,保存火种,到新中国和平年代完整的工业体系建设,星火燎原,全国电缆行业前辈前赴后继,互相成就,保障了国民经济的“血管”和“神经”,铸就了今日中国线缆大国、工业大国的地位。
(前排右三为张承祐先生,前排左二为布莱克先生)
20世纪30年代,中国大批爱国志士高举“实业救国”大旗,兴办实业,抵制洋货,发展经济,抗日救国。张承祐先生(时任南京国民政府上海国际电台台长)有感于中国没有自己的电线电缆制造工厂,线缆产品完全是洋货,严重制约中国国防事业、经济事业的发展,大胆建议兴建中国自己的电线电缆厂。
1936年,张承祐的提议被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采纳,并任命他为电线电缆厂筹建负责人。张承祐先生经多方考察,向英国绝缘电缆有限公司(BI公司)购买技术,向德、法、美等国购买较先进的生产设备,在英国绝缘电缆有限公司(BI公司)工程师布莱克(Blake)的协助下,中国第一家电线电缆厂破土动工。
(照片场景为捐赠现场,左二为布莱克先生,左三为时任厂长胡时松先生)
1983年3月,英国BI公司协助建厂的工程师布莱克先生到昆明电缆厂参观访问,并赠送给昆缆1939年建厂时生产的中国第一根导线的实物。
上海电线电缆博物馆作为保护与记录我国电缆工业发展的重要殿堂和全民科普教育基地,这根“中国第一根电缆”将为博物馆历史传承增辉。
,国内首根35千伏环保型改性聚丙烯(PP)绝缘电缆在上海成功挂网运行。这是继2021年该类型电缆成功应用于10千伏电网后,上海电网在环保型电缆试点应用上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
此次投运的35千伏环保型改性聚丙烯(PP)绝缘电缆位于上海闵行工业园区联航路,连接一座35千伏电业变电站及用户厂区,总长1.2公里。相较于目前较为常见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聚丙烯(PP)绝缘电缆有着突出的低碳环保性能,可实现电缆使用寿命终止后的材料回收再利用,并可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约40%的二氧化碳排放。
实际运行数据显示,该类电缆不仅长期稳定运行温度范围广,且载流量相较同规格交联聚乙烯电缆可提高7%。同时,该类电缆能够有效减缓水、树枝等影响绝缘强度的隐患发生,对于提升大型城市负荷密集区域输电能力以及供电可靠性具有显著价值。
为了确保该段电缆运行稳定,国网上海市南供电公司组建了涵盖多个领域的专家团队,对该电缆运行参数及极端天气情况下的运行表现进行为期一年的动态跟踪试验。该公司还制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极端情况下后备供电设备能快速切入,保障用户的正常用电。
近年来,国网上海电力在环保型绝缘电缆应用方面不断做出新的探索,通过与顶尖高校、设备厂家多方合作,于2020年1月成功投运了国内首根10千伏环保型PP绝缘电缆。此次环保型电缆在35千伏配网中的运用,进一步填补了相关技术空白,并为后续推广至更高电压等级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